首页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公众号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上海
公众号ID:SIOCgw
公众号分类:未归类
关于公众号: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官微。

开发/运营主体: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关于主体: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综合性化学研究所。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英文: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上海有机所,是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有机所创建于1950年6月,是中国科学院首批成立的15个研究所之一,前身是建立于1928年7月的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1998年上海有机所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上海有机所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以有机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导,围绕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新材料三大领域,重点突出健康和生命、环境和生态系统、资源利用与开发、新材料、能源开发应用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中相关的基本有机化学课题等六大研究方向。

截至2018年8月,全所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以及设有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职工798人,在学研究生627人。

历史沿革

1950年5月,在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前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和药物研究所得基础上合并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庄长恭为首任所长;同年6月20日,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副院长在中国科学院第一次扩大院务会议上宣布有机所等首批15个研究机构成立,该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

1952年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的有机化学组调入。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8年8月,有机所有职工798人,其中中科院院士7人,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6人,在岗导师87人(含海外和沪港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熙炎、陈庆云、戴立信、林国强、麻生明、丁奎岭、唐勇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耀峰、邓亮、丁奎岭、侯雪龙、胡金波、黄晓宇、黄正、姜标、李昂、李超忠、刘国生、刘文、刘元红、吕龙、麻生明、马大为、卿凤翎、沈其龙、施敏、汤文军、唐功利、唐勇、王任小、伍贻康、游书力、俞飚、张新刚、赵刚、赵新

科研部门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3月,有机所共获得各种科研成果奖354项,包括国家三大奖7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合作2项)、二等奖19项(合作1项);国家创造发明奖3项(合作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4项(合作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合作)、一等奖1项(合作)、二等奖11项(合作5项);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145项,其中一等奖28项;上海市科技成果奖86项,其中一等奖19项;获授权专利595项(其中pct18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466余篇。

2017年1月5日,高效不对称碳-碳键构筑若干新方法的研究项目荣获2016年度自然科学二等奖。
上海有机所部分科研成果奖一栏表
获奖名称主要完成人获奖类别授奖部门获奖时间
基于手性膦氮配体的不对称催化侯雪龙、戴立信、游书力、严小霞、彭谦自然科学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
抗肿瘤新药盐酸吉西他滨及制剂的研制和产业化(合作)林国强、岑均达、吕爱锋、赵军军、吴羽岚、蒋昌盛等科技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
两性离子导向的化学键活化与重组施敏、魏音、邵黎雄、徐永梅、陈连辉自然科学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13
基于手性膦氮配体的不对称催化侯雪龙、戴立信、游书力、严小霞、彭谦自然科学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13
基于边臂策略的立体化学控制与催化反应研究唐勇、孙秀丽、叶松、周剑、康彦彪自然科学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2
基于边臂策略的立体化学控制与催化研究唐勇、孙秀丽、叶松、周剑、叶龙武自然科学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11
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糖缀合物的化学合成俞飚、惠永正、王来曦、邓绍江、卢寿福自然科学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0
基于炔烃和联烯的一些反应化学研究麻生明、顾振华、焦宁、姜雪峰、陆平自然科学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10
基于组合方法与组装策略的新型手性催化剂研究丁奎岭、袁宇、王兴旺、龙江、刘自然科学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9
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麻生明、施章杰、赵士民、俞瞻前、魏琦自然科学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7
一些氨基酸衍生物的反应、合成及性质研究马大为、邹斌、余尚海、俞寿云、蔡倩自然科学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7
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麻生明、施章杰、赵士民、俞瞻前、魏琦科技进步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04
氨基酸衍生物的反应、合成及性质研究马大为、邹斌、余尚海、俞寿云、蔡倩科技进步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05
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糖缀合物的化学合成惠永正、俞飚、王来曦、邓绍江、卢寿福自然科学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06
过渡金属卡宾和卡拜络合物化学研究陈家碧、唐拥军、王锐涛、张庶、肖努自然科学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06
手性半合成紫杉醇(合作)许杏祥、魏宪明、谢庆潮、胡宗琳、陆世红、蒋素清科技进步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06
含氟杂环化合物合成方法学研究朱士正、金桂芳、宋力平、唐小清、陈坚自然科学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07
高端氟化试剂系列研制与开发(合作)吴斌才、詹家荣、顾小焱、田伟生、顾榴根、沈友昌、刘志平科技进步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07
基于组合方法与组装策略的新型手性催化剂研究丁奎岭、袁宇、王兴旺、龙江、刘自然科学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08
先进技术集成的红霉素生产新工艺(合作)张嗣良、储炬、庄英萍、曾伟、刘文、钱江潮等科技进步奖上海市人民政府2008

学术期刊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上海有机所1985年7月被批准建立有机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点。学科方向主要有生命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有机氟化学、有机合成化学、物理有机化学和计算机化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有机化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

专业硕士点: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

教学建设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所长、党委书记胡金波
副所长、党委副书记李昂
副所长刘菲、黄正
纪委书记石岩森
参考资料来源于

历任领导

第一任所长庄长恭院士1950-1962
第二任所长汪猷院士1962-1984(名誉所长1984-1987)
第三任所长黄维垣院士1984-1987
第四任所长王志勤研究员1987-1988
第五任所长惠永正研究员1988-1991
第六任所长林国强院士1993-1999·5
第七任所长郑崇直研究员1999·5-2001·6
第八任所长姜标研究员2001·6-2009·7
第九任所长丁奎岭院士2009·7-2019·1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所徽

1.有机所标识是由三个三角形构成一个立体的四面体、中文全称和英文名称的首字母、建所年份以及一个圆圈组合而成。

2.四面体是有机化学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化合物——甲烷分子的立体构型。以甲烷分子立体构型作为有机所的标识中最基本的图案,反应出了有机所的属性特征。

获得荣誉

2017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10月,被授予“2021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称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