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背景
重庆市将消费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产销对接长效机制,累计认定扶贫产品8025个、供应商2607家。在此背景下,中国西部消费扶贫中心于2020年10月揭牌,旨在打造西部地区消费扶贫示范工程,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场馆设施
中心主体建筑分为三大功能板块:
展销中心:设有西部11省(自治区)省级馆和重庆市33个区县馆,集中展示超5000种农特产品,包括万州烤鱼、黔江高山冷水米等地标商品;
配套服务区:包含会议中心、公共展贸区、智慧物流仓储及消费扶贫数字直播中心,支持产品集采配送及线上线下融合销售;
活动空间:可承办区域性消费帮扶周、文旅推介等活动,单次活动签约金额最高达3200万元。
运营模式
中心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模式,由重庆西部消费扶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管理。运营特色包括:
线上线下联动:同步建设‘西部乡村振兴产品交易网’线上平台,截至2024年实现线上销售额2亿元、线下销售额2000万元;
三专一平台:通过消费扶贫专柜、专区、专馆及线上平台拓展销售场景,已签约10500台智能专柜,设立333个线上线下专区。
主要活动
区域性消费帮扶周:如2021年万州消费帮扶周签约3200万元,2022年黔江消费帮扶周推介30余种山地特产;
文旅融合推广:2023年内蒙古馆开馆活动结合蒙古包场景营销,单日吸引超5000人次参与;
校企合作:2021年重庆大学组织教职工开展消费扶贫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工会采购助农产品。
发展沿革
2024年10月,中心升级为“中国东西部消费协作中心”,保留原有33个区县馆和省级馆布局,新增鲁渝消费协作中心等板块,服务范围扩展至东西部协作领域。截至2024年10月,累计签订消费帮扶订单4·8亿元,覆盖18个乡村振兴重点县。
社会影响
中心开馆以来,累计带动超2000家农业企业参与扶贫产品供应链,惠及脱贫人口逾10万人。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将其定位为“中国西部消费扶贫桥头堡”,相关模式被纳入全国消费扶贫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