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福建公众号

中国福建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福建
公众号ID:FJzhengfu
公众号分类:资讯 - 政府/机关单位
关于公众号:

“中国福建”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属于资讯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发布省委、省政府的权威信息,传递政府声音;推进政务公开,解读政策文件;提供服务资讯,回应社会关切。

开发/运营主体: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主体: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是福建省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中国福建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中国福建百科

福建省,简称闽,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依山傍海态势,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省陆地面积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福建省辖9个地级市。截至2024年末,福建省常住人口4193万人。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元朝时期,置福建等处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1376),置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历史代表文化为八闽文化。福建省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开放优势明显,对外交流历史悠久,经济外向度高,是中国对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是世界知名商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州是郑和下西洋的驻泊地和开洋地。拥有世界遗产5处,双世遗武夷山和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福建土楼。

福建省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拥有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实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多区叠加优势。全国著名侨乡,现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1580万人,闽籍港澳同胞120多万人,80%以上台湾民众祖籍在福建。

2024年,福建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761·02亿元,比上年增长5·5%。

历史沿革

福建简称闽,最早出自《山海经》第十卷海内南经:“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一曰在海中。”千米先秦时属百越之闽越。在《禹贡》中属扬州,在周朝为七闽地。在春秋以后为闽越国。秦南平百越,置闽中郡。

汉高祖五年(前202),承认驺无诸为闽越王于此。汉惠帝三年(前193),分闽越地,封驺摇为东海王。建元六年(前135),封驺无诸孙驺丑为闽繇王,复封余善为东越王,元鼎五年(前112),闽越国叛乱,汉武帝率军平息,并以其地险阻,故迁闽越人于江淮流域,而福建隶属于会稽南部都尉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4月1日起,将第一至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冠以各该署驻地之县名,即改为建瓯、南平、福安、闽侯(第四行政公署原名林森)、晋江、龙溪、永安、龙岩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1年,设立县级市泉州市、漳州市,分别划归晋江专区署和龙溪专区署管辖,建瓯专区改名为建阳专区;1953年,原由晋江专区领导的泉州和龙溪专区领导的漳州二市改由省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3°31′~28°18′,东经115°50′~120°43′之间。北界浙江,西邻江西,西南与广东相接,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连东海、南海而通太平洋。全省东西最大宽度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长度约530千米,全省陆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福建省

地形地貌

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西、中两列大山带构成福建地形的骨架。两列大山带均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蜿蜒于闽赣边界附近的西列大山带,由武夷山脉、杉岭山脉等组成,北接浙江仙霞岭,南连广东九连山,长约530多千米,平均海拔1000多米,是闽赣两省水系的分水岭。山带北高南低,有不少1500米以上的山峰,主峰黄岗山,位于武夷山市境内,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沿海诸省的最高峰。山带中,有不少因断层陷落或古老河谷被抬升而形成的垭口,通称为关、隘、口,自古为福建与江西、浙江陆上的天然通道和军事要冲。浦城县枫岭隘、武夷山市分水关、光泽县杉关、邵武市黄土隘、建宁县甘家隘、长汀县古城口等,地势都十分险要。斜贯福建省中部的闽中大山带,被闽江、九龙江截为三部分。闽江干流以北为鹫峰山脉;闽江与九龙江之间称戴云山脉;九龙江以南为博平岭。山带中段的山势最高,山体最宽。德化境内的戴云山主峰,海拔1856米,为闽中大山带最高峰。以两大山带的主要山脉为脊干,分别向各个方向延伸出许多支脉,形成纵横交错的峰岭。山地外侧与沿海地带,则广泛分布着丘陵。它们或森列于河谷两侧,或环峙于盆地四周,或屹立于海岸岬角、滨海平原,或错落于巍峨群山之间。

气候

福建省靠近北回归线,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全世界亚热带气候的共同特点是气温较高,气候干燥。而福建背山面海,山清水秀,森林茂密,横亘西北的武夷山脉,像屏障般挡住北方寒冷空气入侵,海洋的暖湿气流可以源源不断输向陆地,这就使得福建大部地区冬无严寒,夏少酷暑,雨量充沛,形成暖热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一是季风环流强盛,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的回暖和转凉,四季的开始和结束,都随季风环流活动而转移。二是冬短夏长,热量资源丰富。全省无霜期在250~336天之间,多数地区接近或超过300天,与两广和台湾相近,具备优越的三熟制气候条件。三是冬暖,南北温差大;夏凉,南北温差小。四是雨、干季分明,水分资源充沛。五是地形复杂致使气候多样。六是灾害天气频繁。水、旱、风、寒历年可见,气候偏离常态是经常的。水灾主要是霉雨型洪涝和台风型洪涝。风灾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台风、大风、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沿海大风和局地强对流天气下的大风。旱有春旱、夏旱和秋冬旱之别。寒有倒春寒、五月寒、秋寒和隆冬寒四种。

水文

自然资源

海洋资源

福建海区属于亚热带海洋和大陆架浅海,是寒、暖流交汇的地方;由于还有大量淡水注入,营养物质丰富,水温适中,宜于浮游生物繁衍生长,所以浮游生物种类多、密度高、数量大、分布广。据调查,闽东渔场浮游生物以硅藻占优势,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闽南渔场浮游生物以蓝藻和硅藻居多,浮游动物主要为糠虾和桡足类。浮游动物丰富,吸引大量鱼类汇聚,所以福建海区鱼类资源丰富,鱼类达752种,其中经济鱼虾类有100多种,主要捕捞对象是带鱼、大黄鱼、金色小沙丁鱼、脂眼鲱、马面鲀、马鲛鱼、鳗鱼、乌贼、鱿鱼、梭子蟹、毛虾等。以往由于捕捞技术落后,一般仅在近海作业,致使福建的鱼类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此外,福建滩涂面积约有280万亩,可作围垦、养殖和晒盐之用。

植物资源

福建省植物种类繁多,总数达5000多种。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有红栲、栲树、格氏栲、苦槠、大叶槠、甜槠、青冈栎、石栎、厚壳桂、肉桂、黄楠、紫楠、香叶树、红桂木、白桂木、榕树、阿丁枫、蚊母树、木荷、黄杞、石楠等几十种。杉木是福建优良树种之一,材质好,生长快,在建筑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藤木植物也很丰富,主要种类有密花豆藤、花皮胶藤、倪藤、金缨子等。竹类有毛竹、麻竹、苦竹、芦竹、绿竹、黄竹、青竹、刚竹、方竹等。此外,还保存有许多白垩纪和第三纪遗留下来的古老植物,如银杏、金钱松、罗汉松、三尖杉、红豆杉、建柏、鹅掌楸、长叶榧、钟萼木等。

动物资源

福建省野生动物主要属于东洋界动物区系,但由于高海拔的地方存在着跨地带性气候,所以一些古北界的动物也可以在福建省栖存。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种野生动物有数千种,仅在脊椎动物方面,即有:兽类130种,占全国四分之一;鸟类540种,占全国二分之一;爬行类115种,占全国三分之一;两栖类44种,山溪鱼类几十种;昆虫类5000种以上,占全国五分之一。在各种野生动物中,属国家明令保护的珍稀动物有猕猴、大小灵猫、黄腹角雉、红嘴相思鸟等12种。

矿产资源

人口

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福建省常住人口为4154万人。

截至2024年末,福建省常住人口41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1·80%,比上年末提高0·76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为6·95‰,人口死亡率为6·71‰,自然增长率为0·24‰。年末户籍人口数为3961·96万人。

政治

现任主要领导干部名单
机构职务姓名
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书记周祖翼
副书记赵龙、郭宁宁
常委张彦、迟耀云、林宝金、崔永辉、吴偕林、黄海昆、宋鸿喜、王永礼、苗延红、林文斌、石好勇
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赵龙
常务副省长王永礼(党组副书记)
副省长林文斌、李建成、林瑞良、王金福、江尔雄、李兴湖、魏晓奎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周祖翼
副主任周联清(党组书记)、陈冬(党组副书记)、庄稼汉(党组副书记)、林宝金(党组副书记)、李德金(党组副书记)、檀云坤、袁毅
秘书长黄新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主席滕佳材
副主席张兆民(党组副书记)、黄海昆(党组副书记)王光远、阮诗玮、刘献祥、严可仕、余军、黄玲、黄如欣
秘书长陆开锦
福建省监察委员会主任迟耀云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金银墙
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侯建军
领导信息截至2025年5月

经济

综述

2024年,福建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761·0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87·67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4713·16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29760·19亿元,增长5·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5%。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7920元,比上年增长5·5%。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截至2024年末,福建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省创新实验室8家、省重点实验室267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8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20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8家。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50家,其中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11个、国地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3家。建设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7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4家、省级众创空间338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7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0家,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共计13624家。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561家。新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2家。专利授权12224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2245件。截至年末,有效发明专利106388件,比上年末增长17·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5·37件。新增商标注册23·08万件,有效注册商标263·50万件,比上年增长7·0%。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21794项,成交金额387·84亿元。

交通运输

综述

福建省交通四通八达铁路交通跨入高铁时代,运营里程突破4000千米,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实现设区市快速铁路环线闭合。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0千米,路网密度全国前列,实现县县通高速。港口实际年吞吐能力超过8亿吨,厦门港、福州港、湄洲湾港均跨入亿吨港行列。拥有民航机场6个、航线近400条,通达世界主要城市。

2024年,福建省公路通车里程116364·63千米,比上年增长0·6%。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6177·66千米,增长0·1%。铁路营业里程4568·67千米,与上年持平。货物运输总量183556·99万吨,比上年增长3·2%;货物运输周转量12976·76亿吨千米,增长6·1%。旅客运输总量49733·43万人,增长12·6%;旅客运输周转量1194·39亿人千米,增长15·7%。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4408·63万吨,比上年下降0·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9951·30万吨,增长3·1%。集装箱吞吐量1811·88万标箱,下降0·3%。

航空

2019年,福建省民航完成货运量27·71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6·94亿吨千米。完成客运量3618·06万人,增长8·7%;完成旅客周转量601·13亿人千米,增长8·6%。
福建省民用运输机场
机场名称机场所在地机场类型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福州市长乐区国际民航机场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厦门市湖里区国际民航机场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泉州市晋江市国际军民合用机场
武夷山机场南平市武夷山市国内军民合用机场
龙岩冠豸山机场龙岩市连城县国内军民合用机场
三明沙县机场三明市沙县区国内支线机场
(截至2022年6月已建成,不含金门和马祖地区)参考资料:

铁路

历史文化

文化底蕴

早在18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万寿岩一带活动。距今有5000年前的昙石山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等地域文化独具魅力。朱熹、郑成功、林则徐、严复、陈嘉庚、冰心、陈景润等名人光耀史册。

方言俚语

福建省历来以方言复杂著称。全国汉语方言有七大类,福建境内就占有其五——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吴方言和官话方言。方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分裂,人民的迁徙,民族的融合和地理的阻隔。

文物非遗

风景名胜

福建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2007)、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2007)、福建土楼(永定·南靖)旅游景区(2011)、福建省三明市泰宁风景名胜区(2011)、泉州市清源山景区(2012)、宁德市白水洋鸳鸯溪旅游区(2012)、宁德市福鼎太姥山旅游区(2013)、福建省龙岩市古田旅游区(2015)、福州市三坊七巷景区(2015)、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2021)等10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色奇异秀丽。福建省是全国第二个每个地级市都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省份。

名优特产

地区特产
福州寿山石、牛角梳、橄榄、福桔、龙眼、闽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
莆田盛产鳗鱼、对虾、梭子蟹、丁昌鱼等海产品,水果当中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名果驰名中外;
漳州水仙花、茶花、兰花等三大名花和青梅、芦柑、荔枝、天宝香蕉、龙眼、平和蜜柚、菠萝等七大名果;还有各种海产干货、片仔癀、八宝印泥、片仔癀珍珠膏、珍贝漆画饰板、水仙花牌风油精,布袋戏等;
龙岩连城地瓜干、连城白鹜鸭、连城兰花、龙岩花生、长汀豆腐干、上杭萝卜干、武平猪胆干、永定菜干、河田鸡等;
泉州各种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老范志万应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人造花等;
厦门各种亚热带瓜果、馅饼、鱼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厦门珠绣、漆线雕、厦门彩塑、厦门瓷塑、香菇肉酱、厦门药酒、海产干货等;
南平武夷岩茶(大红袍)、竹笋、香菇、莲子;
宁德茶叶、食用菌、四季柚、槟榔芋、晚熟荔枝、晚熟龙眼、油柰、无核柿、板栗等畅销海内外,宁德还盛产大黄鱼、石斑鱼、对虾、二都蚶、霞浦剑蛏等海珍品。

对外交流

对台交流

2017年,福建省台办正式批准宁德古田临水宫祖庙、龙岩上杭县客家族谱博物馆、厦门(集美)对台研学旅行基地、漳州东山关帝庙、泉州南安市郑成功故里为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包括8月份海峡青年节期间获批设立的福州市海峡青年交流营地,共有6家单位成为首批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

友好城市

自1980年10月福州市与日本长崎市缔结首对友好城市以来,截至2025年5月1日,福建省已与世界上49个国家的省、市建立了129对友城关系,其中省级35对,福州市21对、厦门市22对、泉州市10对、漳州市6对、莆田市6对、南平市3对、三明市2对、龙岩市3对、宁德市4对,石狮市2对、武夷山市2对、南安市2对、福鼎市1对、晋江市2对,福清市1对、上杭县1对、泰宁县1对,福州市鼓楼区1对、厦门市思明区1对、福州市长乐区1对、泉州市鲤城区1对、平潭县1对。

友好省份

著名人物

古代著名人物
宋代前无诸、陈宝应、陈元光、王审知、留从效、陈洪进、李仁达、董奉、欧阳衮、百丈怀海、黄檗禅师、本寂、吴夲
宋元朱熹、李纲、宋慈、苏颂、蔡襄、蔡京、曾公亮、章惇、吕惠卿、柳永、刘克庄、张元干、杨亿、吴激、郑思肖、谢翱、萧德藻、黄升、黄公度、敖陶孙、严羽、郑樵、郑侨、袁枢、杨时、游酢、胡寅、胡安国、胡宏、罗从彦、蔡元定、蔡沈、陈普、真德秀、陈淳、郑文宝、吴充、黄潜善、章得象、曾慥、杨载、陈文龙、蒲寿庚、陈友定
明代李贽、俞大猷、郑芝龙、郑成功、郑经、陈永华、叶向高、杨荣、黄道周、张瑞图、边景昭、王慎中、曹学佺、何乔远、谢肇淛、陈第、郑善夫、何朝宗、隐元、邓茂七
清代洪承畴、施琅、陈若霖、林则徐、李光地、蓝鼎元、黄慎、伊秉绶、华岩、上官周、余怀、梁章钜、郑孝胥、沈葆祯、陈宝琛、陈衍、林云铭、张际亮、林昌彝、潘振承
近现代严复、陈璧、孙葆瑨、林纾、辜鸿铭、林觉民、方声洞、冰心、邓拓、林语堂、郑振铎、林徽因、梁遇春、萨镇冰、萨师俊、马约翰、林森、林祥谦、郭柏荫、黄乃裳
现当代著名人物
科教领域卢嘉锡、陈景润、陈体诚、陈锦城、侯德榜、萨本栋、林兰英、吴孟超、唐仲璋、唐崇惕、张钰哲、林同骥、王世真、郑作新、沈元、刘应明、林巧稚、陈岱孙、高士其、陈嘉庚、王永庆、石开、李陆大、林绍良、郭鹤年、黄如论、陈彪
政治领域陈至立、邓子恢、刘亚楼、卢仁灿、杨成武、庄聪生、项南、许荣茂、张高丽、黄坤明、蔡奇、陈希、刘赐贵、林武、郑栅洁、裴金佳、林向阳、许昆林、叶建春、王小洪、陈伯达
文人学者余光中、舒婷、郑敏、蔡其矫、杜运燮、彭燕郊、鲁藜、陈运和、汪国真、郑天挺、蔡尚思、谢冕、刘再复、支荣慧
娱乐钟子炫、姚晨、陈赫、李炜、张静初、梁静、叶一茜、欧豪、林舒晴、陈都灵、章昊、陈意涵千米、陈昊宇、万妮达
体育领域林丹、何雯娜、黄珊汕、张国政、张湘祥、石智勇、陈忠和、刘灵玲
主持界谢颖颖、陈伟鸿
烈士陈祥榕
参考资料:

荣誉称号

荣誉称号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全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第二批省级水网先导区
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
参考资料:

公众号主体介绍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中国福建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9〕23号)和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建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闽委〔2009〕27号),设立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加挂“福建省海防委员会办公室”、“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牌子),正厅级。

主要职责

(一)负责省政府会议的准备工作和重要活动安排,协助省政府领导同志组织实施会议决定事项。

(二)协助省政府领导同志组织起草或审核以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发布的公文,办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办、局发送省政府的公文。按分工承担有关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

(三)研究省政府各部门和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请示省政府的事项,提出审核意见,报省政府领导同志审批。

办公地点

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0号

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省政府办公厅设23个内设机构:

  (一)省政府总值班室。负责省政府值班工作,及时报告重要情况,传达、督促落实并反馈国务院、省政府和办公厅领导有关值班工作的批示、指示;检查指导省政府各部门、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值班工作,协调、指导全省政府系统值班网络建设。

  (二)省政府督查室。负责督促检查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会议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组织开展重大专项督查;负责国务院领导、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重要指示贯彻落实情况的督办,并及时反馈;负责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交办、督办工作;负责研究审核省直政府部门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指导全省政府系统督查业务工作;组织拟订省政府办公厅督查工作制度和工作规划,指导、协调省厅机关有关处(室)的经常性督查工作。

人员编制

省政府办公厅机关行政编制为141名(含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行政编制6名)。其中:主任1名(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副主任3名、省政府督查室主任(副厅级)1名,正处级领导职数21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省政府督查室副主任2名、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处长1名)、副处级领导职数29名。

机关工勤人员事业编制27名(含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司机编制10名)。

其他事项

(一)管理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二)省委信访局(省人民政府信访局)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管理。

(三)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地方具体工作由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

(四)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附则

本规定由中共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其调整由中共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规定程序办理。(闽政办〔2010〕25号文印发)

获得荣誉

2018年5月28日,入选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第十三届福建省文明单位”候选名单,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2020年11月20日,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

2020年11月,被授予“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1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农业处获得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现任领导

宋志强: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

郑长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陈舒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范庆洪: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戴清泉: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副主任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