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首期注册资本10500万元,资产总额3949亿元,它是由浙江省辖内81个县(市、区)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农村信用联社入股组建,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浙江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章猛进副省长说:“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关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的重要政治问题,成立后的省联社是经省政府授权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一个省级管理机构,同时又是一个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省级金融机构,肩负着对浙江省农村信用社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能。”
历史沿革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是从1952年开始发展起来的,在近60年艰难曲折发展过程中,始终立足农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促进全省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96年7月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后,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与中国农业银行全面脱离了行政隶属关系,并组建了浙江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1996年到2003年进入健康发展期,并于1999年11月组建了浙江省信用合作协会。2004年4月18日,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浙江省农信联社)正式挂牌成立,全省农村合作金融事业揭开了发展史上新的一页,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春天。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发展历程
现状
2004年,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要求,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于2004年4月18日组建了浙江省农信联社。全省农村信用社在省内真正有了自己的总部。同时,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到2010年6月末,组建成立42家农村合作银行和39家农村信用联社。深化改革,为全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全面、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7427·96亿元,比改革前(2003年末,下同)增加5028·34亿元,增幅209·55%;各项贷款余额达5249·34亿元,比改革前增加3446·47亿元,增幅191·17%;不良贷款率为1·66%;2004年-2009年共实现税前利润407·89亿元。
…更多「发展历程」介绍请查阅全文…
企业文化
浙江农信系统标志由图案和“浙江农信”组成。图案由传统古钱币演化而来。中间既是草书“之”字的写意,又是之江的象形,有明显的浙江区域特性;同时还暗含阿拉伯数字“3”,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三生万物”的概念。图案中的绿色象征大地、农业、自然,蓝色象征蓝天、现代、科技,体现出服务“三农”的理念,又表露出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决心。
“浙江农信”,核心要义有三。第一,基石是“浙江”;第二,根在“农”字;第三,本为“信”字。
…更多「企业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