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理工心理健康与成才服务中心公众号

重理工心理健康与成才服务中心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重庆
公众号ID:cqut_xljk
公众号分类:健康
关于公众号:

“重理工心理健康与成才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重庆理工大学,属于健康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重庆理工大学心理健康与成才服务中心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心理咨询中心,于2007年更名为心理健康与成才服务中心,隶属于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开发/运营主体:重庆理工大学

关于主体:重庆理工大学是中国重庆市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重理工心理健康与成才服务中心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重庆理工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重理工心理健康与成才服务中心是由重庆理工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重庆理工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重理工(cqut)”,位于重庆市,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是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是享誉国内的“兵工七子”之一,是西南地区唯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成员,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0年的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附属第十一技校(对外化名“士继公学”)。之后数易其名,并于1960年升办为重庆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重庆工业学院(本科院校)。1969年,改为国营七一仪表厂(代号5077厂)。1986年复校并改建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1999年,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划转重庆市管理并更名为重庆工学院。2001年,重庆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2009年,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2024年,学校顺利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花溪、两江、杨家坪等3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开设58个招生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1974人,截至2024年12月,设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5个,专任教师2048人;截至2025年6月,设有17个二级学院(部)

历史沿革

建校初期

1940年9月18日,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成立,因附设在第21兵工厂(即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故简称21厂技校,对外化名为“士继公学”。

1950年4月,经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批准更名为21厂工业职业学校,同年9月,更名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工业学校。此后又先后更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南第一工业学校、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重庆理工大学开设58个招生本科专业;截至2025年6月,设有17个二级学院(部)

重庆理工大学院系设置
车辆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智能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燃料电池方向)、装甲车辆工程(智能化装甲方向)、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研发服务方向)、工业设计(数字化设计与交互设计方向)、产品设计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网络工程和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含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
理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
会计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管理学院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广告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经济金融学院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
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社会工作、电子商务及法律
外国语学院英语、商务英语、汉语国际教育
体育教学部——
两江国际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
两江人工智能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应用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会计学、金融学、物流管理
继续教育学院——
备注:表格内容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数据不一致,统计截至2024年6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11月,有“博士单位建设工程”重点学科及后备重点学科共6个;截至2024年12月,重庆理工大学开设专业涉及理、工、文、管、经、法、医、艺等多个学科,学校拥有“十四五”重庆市重点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5个;截至2025年5月,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等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
学科建设
类别信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机械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统计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应用统计、资产评估(mv)、审计、新闻与传播、药学、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会计(mpacc)、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工商管理、审计、能源动力、知识产权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药学、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单位建设工程”重点学科及后备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数学、应用经济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048人,具有正高、副高职称专任教师共101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9·46%;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12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59·47%。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百名海外高层次聚集计划人选、重庆英才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351人次。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重庆英才29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7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近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重庆市名师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3人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12个。
重庆理工大学部分优秀人才(部分)
类别名单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石晓辉、黄泽好、罗宏、彭东林、杜长华、郭晓东、刘小康
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学术带头人杜长华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廖飞、刘建辉、林治华、刘小康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刘小康、石晓辉邱冬阳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刘小康
巴渝学者特聘教授丁军、冯文林、殷菲、麻彦龙、杨岩、胡远志
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彭东林、杜长华、石晓辉
重庆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彭东林
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支持计划林治华
国家级教学团队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省部级教学团队会计信息化教学团队、自动控制课程群教学团队、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团队、高等数学教学团队等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56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多个科技服务平台。
省部级科研平台
序号批准单位基地类型实验室名称
教育部研发平台
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工程中心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与控制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4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高端装备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重庆市研发平台
5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重庆几何拓扑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6重点实验室时栅传感及先进检测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7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8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与光电检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9重点实验室绿色能源材料技术与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10重点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可信人机交互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11重点实验室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感知与自主学习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12工程中心重庆市车辆模拟与实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3工程中心重庆市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4工程中心重庆市汽车动力系统及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5工程中心重庆市化工废水处理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6工程中心重庆市能源互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7工程中心重庆市计算机视觉智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18软科学研究中心重庆市金融衍生品创新与应用中心
19科普基地物理演示与探索重庆科普基地
20科普基地重庆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科普创新基地
21国际科技合作研发基地齿轮表面工程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2新型科技智库重庆市科技创新政策研究中心
2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实验室汽车零部件及其检测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24重点实验室模具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25重点实验室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26重点实验室现代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27重点实验室靶向药物筛选与活性评价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28工程中心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工程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29工程中心特种焊接材料与技术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30工程中心材料化学工程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31工程中心智能光纤感知技术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32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高端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33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34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
35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36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参考资料(备注:部分展示)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97项;累计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科研项目32000多项,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7项、国家发明专利940余项。
国家级奖
项目名称级别时间
汽车摩托车齿轮类零件冷摆辗精密成形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
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成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
基于测量基准时空转换技术与时栅位移传感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年
高品质镁合金的集成和循环应用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
螺旋锥齿轮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
备注:部分展示
中国专利金奖
项目名称时间获奖人
栅式位移传感器2008年彭东林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重庆理工大学徽标在原校徽基础上修改而成,尊重了校徽图形的历史延续性;整个图案由字母“cqut”巧妙组成,代表重庆理工大学;图案似变形的跑道,三条跑道喻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图案象征重庆理工大学及成千上万青年学子一往无前,奔向灿烂前程;徽标图案像一只展翅翱翔、奋勇腾飞的大鹏搏击长空,展示了学校“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大学精神;主色为蓝色,象征海阔天空任我跃。

精神文化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重庆理工大学总共有3个校区,分别为花溪校区、两江校区和杨家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

花溪校区

花溪校区为主校区,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红光大道69号,2005年9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500亩。设有车辆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会计学院、经济金融学院等。

两江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重庆理工大学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康骞
校长刘小康
党委副书记刘小康、张晓洪
副校长曾宪军、田波、廖林清、丁军、邱冬阳
纪委书记李金斌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5月)

历任领导

重庆理工大学历任领导
时期姓名职务任职起止年月
技校时期李承干校长(兼)1940·9-1947·3
俞濯之校长(兼)1947·3-1950·4
职业校时期蒋智周校长1950·4-1950·9
中专和专科学校时期李文采校长(兼)1950·11-1951·8
蒋崇璟校长(兼)1951·8-1952
刘新书记校长1952-1955·81952-1955·8
巩敬庭总支书记、校长1955·7-1960·61955·7-1957·12
张丰富总支书记、校长1960·7-1965·91957·12-1965·5
重庆工业学院时期尹帮宪党委书记1965·8-1967·4
1967·4—1984·12停校办厂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时期翁志武筹备组长1984·12-1985·12
李振纲党委书记1986·1-1997·6
李梦九院长1986·1-1993·3
刘兴鼎院长1994·1-1999·5
胡新山党委书记1998·12-1999·5
重庆工学院时期胡新山党委书记1999·5-2003·12
刘兴鼎院长1999·5-2003·12
饶宁华党委书记2003·12-2009·5
刘全利院长2003·12-2009·5
重庆理工大学饶宁华党委书记2009·5-2009·8
刘全利校长2009·5-2009·8
党委书记2009·8-2011·7
朱新才校长2009·8-2011·7
党委书记2011·7-2015·1
李志雄党委书记2015·7-2019·4
石晓辉校长2011·7-2019·12
参考资料

校友情况

重庆理工大学部分知名校友
姓名备注
余祖胜小说《红岩》中主要人物余新江的原型
孙怀庆 丸美(中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中国美发美容协会副会长,香港特区政府"优才计划"引进的中国美容第一人
蔡建军睿蓝汽车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
谭本宏长安汽车党委副书记
吴潮华“梅华奖学金”设立者
黎阳著名新生代女作家、演讲家,联合国中文日演讲嘉宾,绿色中国行推广大使。著有《激情人生》、《何处是归程》、《黎阳诗集》等。
朱廷勇重庆铭腾房地产企业集团董事长
周克容重庆市劳动模范
高婧致雅儒商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和科普瑞特物业管理公司创办者
卢延武重庆盛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办者

所获荣誉

重庆理工大学所获部分荣誉
时间荣誉
2011年重庆理工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2010-2011年度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2013年重庆理工大学荣获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
201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20年“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0年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优秀校网通站”
2021年第二轮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
2022年重庆理工大学被评选为重庆市“2021—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2022年重庆市高水平“四新”建设高校立项(培育)名单(新工科建设高校立项(培育)名单)
2023年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
2025年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