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2001年8月,重庆正大软件专修学院成立。
2002年3月,学院承债式整体并购原巴南区南泉职业中学,并迁校至巴南区南泉镇白鹤林16号。
2003年4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撤消“重庆正大软件专修学院”,成立“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同年,被教育部和信息产业部确定为全国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基地。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30个本科专业(类),涵盖工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四个学科门类。
专业学院 | 招生专业(类) | 类包含专业 |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类(软件) | 软件工程 |
数字媒体技术 | ||
虚拟现实技术 | ||
计算机类(大数据与智能科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
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 | 计算机类(计算机与物联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联网工程 | ||
网络工程 | ||
信息安全 | ||
电子信息学院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
信息工程 | ||
自动化类 | 自动化 | |
机器人工程 | ||
建筑工程学院 | 工程造价 | - |
土木工程 | - | |
环境设计 | - | |
数字艺术学院 | 设计学类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与科技 | ||
动画 | - | |
网络与新媒体 | - | |
管理学院 | 电子商务 | - |
工商管理类 | 市场营销 | |
人力资源管理 | ||
财务管理 | ||
智能制造学院 | 自动化 | 工业互联网应用 |
智能控制 | ||
机器人工程 | 机器人系统集成与运维、机器视觉与应用 | |
新媒体电商学院 | 电子商务 | - |
网络与新媒体 | - | |
供应链管理 | -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38%,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4%,“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57%。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教委高校智能领域创新平台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校级研究所3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科研平台类别 | 科研平台名称 |
---|---|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 中华文化动漫研发传播中心 |
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重庆市数字影视与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重庆市教委高校智能领域创新平台 | 金融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
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 | 虚拟现实(vr)应用技术研究 |
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 | 智能制造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 |
校级协同创新中心 | 区(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数字媒体协同创新中心 | |
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 | |
校级研究所 | 工业物联网研究所 |
物联网应用创新研究所 | |
智慧健康研究所 | |
校级研究中心 |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工程研究中心 |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 |
整合营销传播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整体呈圆形,圆形是团结的象征,寓意着全校师生团结向上。
内圆采用“工程”汉字首字母g/c组成,g/c字幕简化成翅膀飞舞姿势,形如鸟的双翼,以地球的形状围绕“工程”,两字首字母,代表知识和科技的力量,是全球化、国际化的标杆。象征着学院是不断向社会输送知识和优秀人才、探求真理、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开放式大学。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南泉校区
该校区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白鹤林16号。
双桥校区
该校区位于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桥街道西湖大道76号,毗邻重庆唯一世界文化遗产一-大足石刻。该校区于2015年9月投入使用,占地307亩,房屋建筑面积8·2万余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3·9万余平方米,学生宿舍2·9万余平方米;图书馆各类馆藏图书24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6万册,电子图书216万册;建有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乒乓球场、形体房等运动场馆,占地2·3万余平方米;建有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阶梯报告厅、舞蹈训练厅等学生文化场所11个;建有智慧教室46间、智慧实验室24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