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1958年,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挂重庆市沙坪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市沙坪坝区川剧艺术促进中心牌子)成立。
2018年建成数字接待厅、数字演播厅、数字人文馆、数字地理馆、数字体验馆等两厅三馆,共1200平方米数字文化服务空间,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互联网+文艺”,为传统公共文化服务赋予全新文化生命力。
2023年,文化馆行业以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为主旨沙坪坝区文化馆多措并举创新构建青少年美育格局,与辖区十余所中小学签订“美育共建”协议,将艺术全面融入青少年学习生活;并联动辖区近20个优质艺术培训机构,设立“青少年美育驿站”,拓宽青少年美育服务路径,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单位职责
主要职责
(1)承担文化宣传和文化交流工作。
(2)承担文化活动组织工作。
(3)承担文化艺术辅导及培训工作。
(4)承担文艺创作及表演工作。
(5)承担群众文艺理论研究工作。
具体职责
…更多「单位职责」介绍请查阅全文…
机构设置
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挂重庆市沙坪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市沙坪坝区川剧艺术促进中心牌子)。沙坪坝区文化馆建立了街镇直属分馆22个、特色社会化分馆13个。
现有在职职工73人,其中,研究馆员2人,副研究馆员6人,馆员12人。
活动举办
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落实“三贴近”要求,深入开展“唱读讲传”四项活动。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努力探索新时期开展群文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作用、桥梁纽带作用、文化传承作用,努力推动区域内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先后培育“黄葛树下龙门阵”、“暑期少儿故事比赛”、“小新街83号天天演”、“沙子艺课”、“沙子轻课”、“沙子慕课”、“沙子的光芒”系列群众文艺展演等群众文化品牌;打造群星合唱团、老男人舞蹈团、群星爱乐民乐团、小百合花舞蹈团、四川盘子少儿表演艺术团、爆裂种子少儿戏剧艺术团、苗苗美术团、小梅花少儿川剧艺术团、沙磁书艺院、沙磁国画社等馆办示范团队20 支;设立“凌淋艺术工作室”、“李大山国画工作室”、“张洪书法工作室”等艺术家工作室,创造出从全民艺术普及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
…更多「活动举办」介绍请查阅全文…
活动场地
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依托“巴渝书场”“艺术展厅”、“音乐厅”、“数字文化馆”、“多媒体教室”、“非遗传习展示厅”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设施,坚持面向全区群众全面免费开放,开放项目30项。
建成数字接待厅、数字演播厅、数字人文馆等两厅三馆共1200平方米数字文化服务空间。
“小新街83号”三楼小剧场
…更多「活动场地」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