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春建筑学院公众号

长春建筑学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吉林长春市
公众号ID:ccjzxygw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长春建筑学院”微信公众号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长春建筑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开发/运营主体:未录入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长春建筑学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长春建筑学院百科

长春建筑学院(changchu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人工智能学院首批项目培育学校、吉林省首批试点转型发展试点校、吉林省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入选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吉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为“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成员高校。

长春建筑学院始建于2000年6月,原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2004年2月,经教育部确认为实施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2011年4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17年12月,被确定为吉林省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奢岭、高新2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70068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6107·53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3317万元,馆藏图书146·8万册;设有14个教学单位,开设4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001人,有专任教师675人,外聘教师448人,折合教师总数为899人。

历史沿革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

2000年6月,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成立(即吉林建筑大学独立学院)。

2004年1月,经教育部确认为实施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

2006年1月,学校接受教育部独立学院教育工作水平评估测试,被评为优秀。

长春建筑学院

2011年4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长春建筑学院,同时撤销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的建制,举办者为吉林省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4月,学校接受吉林省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授权评审。

2015年11月,学校获批吉林省首批试点转型发展试点校。

2017年12月,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8年7月,学校被确定为教育部人工智能学院首批项目培育学校。9月,学校顺利接受教育部专家组进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9年4月,学校当选全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9月,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10月,学校加入“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11月,学校当选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首届常务理事单位,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确定为吉林省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下设14个教学单位,开设45个本科专业。
专业设置
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学制
电气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四年
通信工程四年
信息安全四年
自动化四年
物联网工程四年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四年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四年
交通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四年
交通工程四年
测绘工程四年
城建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四年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四年
安全工程四年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四年
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四年
工程造价四年
财务管理四年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四年
工程管理四年
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学五年
城乡规划五年
园林四年
公共艺术学院环境设计四年
风景园林四年
公共艺术四年
艺术与科技四年
文化创意产业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四年
产品设计四年
环境设计四年
数字媒体艺术四年
动画四年
广告学四年
建筑学五年
文化产业管理四年
电子商务四年
数字媒体技术四年
工艺美术四年
健康产业学院康复治疗学四年
护理学四年
健康服务与管理四年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群)2个。
类别名称
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b类设计学
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结构工程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675人,外聘教师448人,折合教师总数为899人。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24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505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30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拔尖创新人才3人、省级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省级教指委专家7人、长春市“师德标兵”3人。
类别名单
全国优秀教师庞晓婷
长白山技能名师 陈敏杰、王伟军
吉林省教学名师赵元勤、王晓辉、于哲
吉林省优秀教师孙胜楠、张鹏翔
吉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材料力学教学团队(2010年)、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团队(2015年)、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团队(2016年,陈敏杰)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省级专业特色学院1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a类特色高水平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试点专业5个,省级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有一流课程国家级1门、省级12门,省级精品课4门、省级学科育人示范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级1个、省级5个,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首批紧缺人才培养定制班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类别名称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
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环境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建筑学、自动化
吉林省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工程造价、艺术设计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吉林省级品牌专业土木工程
吉林省级特色高水平a类专业工程造价、环境设计
吉林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吉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点)、建筑设备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点)
吉林省级“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装配式建筑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
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长春建筑学院-大成百隆板业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等
吉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职场实态下的设计类专业人才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精品课程
类别课程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路基路面工程
全国冰雪旅游精品课程吉林省冰雪文创产品创意设计
吉林省级精品课程材料力学、设计色彩、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吉林省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筑工程计价、项目集训营实习、电工学、土木工程材料、园林工程
吉林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景观学导论
吉林省高等学校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园林设计
吉林省级金课路基路面工程多维度育人课程、基于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室内设计情境教学课程
吉林省学科育人示范课程路基路面工程、西方经济学
吉林省级优秀课程物理实验、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桥梁工程、公共体育课、燃料燃烧与设备、建筑设计、材料力学、建筑施工、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志设计、会计学原理、设计色彩雷、水污染控制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土木工程材料、室内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建筑工程造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幕墙工程施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字体设计

教学成果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级各类教学大赛奖97项。

2019年,学校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项共783人次,其中国家级一、二等奖59人次,省级一等奖112人次;教师在教学比赛中共获奖10人次,其中国家级教学比赛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人次,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人次。

2020年,学校学生获学科专业竞赛奖项共1117人次,其中获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项共1042人次,国家级和国际一、二等奖17人次,省级一等奖109人次;教师教学竞赛共获奖10人次,其中国家级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2人次,省级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3人次,优秀奖1人次。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级各类教学大赛奖97项。2个项目获批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批8项2020年度吉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其中,获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项,课程思政专项1项,新工科专项1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桥梁工程》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基于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以长春建筑学院为例
基于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跨境电商>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
教学成果获奖
项目名称类别
职场实态下文化创意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8年吉林省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
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8年吉林省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三等奖
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8年吉林省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三等奖
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制施工模拟平台,全面提高学生两个能力第七届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独立学院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第七届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群建设的创新与应用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合作交流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典、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于2015年、2017年、2019年成功举办三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两岸70余所高校校长出席论坛;学校于2019年成功加入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群1个、重点科研平台省级20个、校级11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1个。
类别名称
吉林省发改委重点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污水处理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建筑环境感知与控制实验室
吉林省高校重点工程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工程研究中心、vr创新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吉林文化产业品牌研究基地
吉林省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中心建筑工业化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
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本土文化艺术数字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团队(2015年,王晓辉)
其他科研平台结构工程研究所、钢结构与幕墙工程研究所、智能技术设计研究所、应用数学与智能系统研究所、东北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等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6月,近三年,学校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83项,发表中文核心以上高水平学术论文131篇,授权专利123项;获省部级科研奖项35项,其中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科技成果转化32项,获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2020年,学校17项成果获吉林省第16届高教科研成果奖,其中论文类获三等奖13项,研究报告类获三等奖4项。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承担省级以上项目358项,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获得专利181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2项。获得吉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长春市第一届创新杯高价值专利大赛最佳组织奖及单项专利获奖1项,其他科研成果奖百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小微文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获批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科研获奖
项目名称类别
基于绿色经济的吉林省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应用(合作)2017年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机制创新研究 第七届长春市社科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线性极化阵列doa及极化参数联合估计方法研究2014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
区间值直觉模糊软集的性质与网络攻击动作的识别研究2014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图书馆有纸质馆藏图书146·8万册,数字电子图书204万种,电子期刊8945种,合订本期刊3·9万余册,当年期刊271种,当年报纸13种,图书资源覆盖全校45个专业。先后引进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开发的cnki系列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中科vipexam考试学习资源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资源数据库,自建、试用、购买数据库65个。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在第一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期间,学校对原有徽志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规范。

校徽的整体模式采用圆形图形。由两个同心圆构成两个主要区域,两圆之间的环形区域用于表示校(院)名和学院的英文名。学校中文名称为长春建筑学院,英文名称为changchu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精神文化

校训

明德、笃学、躬行、善建

校区情况

长春建筑学院有奢岭、高新两个校区,奢岭校区坐落在五a级风景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南端,风景秀美幽静,生态环境宜人。校园占地面积83·43万㎡,建筑面积39·20万㎡;高新校区坐落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火炬路1519号,校园占地20公顷,建筑面积18万㎡。

图册参考资料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李裕刚
校长任玉珊
执行校长孙雷
党委副书记张冀男
副校长张东鸣、孟祥萍、孙万臣
见习副校长冯永、李琦、张鹏翔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时间荣誉
2019年1月获评“吉林省十佳口碑高校”
2019年3月入选第三届“中国民办教育百强”
2019年9月被确定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2021年“2020年度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3年获“长春市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