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点
东海水晶纯净晶莹,质地优良,储量达30万吨,含硅量高达99·99%,储量和质量均居中国之首。
东海水晶产品历经多年发展,工艺不断创新,技艺不断进步,其工艺通过继承传统、引进先进技术,已逐渐形成了具有东海特色的雕刻工艺,如立体圆雕、深浅浮雕、镂空雕以及嵌金镶玉等,还有新科技激光内雕、磨砂等技艺。东海水晶雕刻一般都是根据水晶质地、块度、形态、色彩和其它玉石所不具备的包裹体、水胆等特点,按照传统文化或现代意识,独具匠心选题、设计、雕琢出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形、色、意兼备的艺术品。东海的雕刻品,都遵循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即以形写神,神韵生动的艺术规律,讲究造型逼真,雕刻精细,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还汲取明清及民国初年民间玉器的雕形和饰纹,都有耐人寻味的深刻寓意。一般采用会意传神、谐音借意、组合配用等手法来体现作品的主题。
产地环境
据地质学家考证,大约距今6亿年之前的早元古代,东海县境内本是一片沧海,原由山东境内冲刷而来的大量泥沙,经过长时间沉积了约有7000米厚的东海群基底岩系。到了元古代晚期,受五台期地壳运动影响,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同时伴有大量的超基性、基性岩浆的侵入,进一步引发了各类新老矿物质的相互碰撞、挤压,而重新组合和富集,这就生出了水晶等非金属矿产,也基本奠定了境内大陆基架。
…更多「产地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
历史溯源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和元曲中,都有大量的篇章赞叹和吟唱东海水晶。
宋代,“我昔登朐山,欲济东海县”诗词大家苏东坡一生两次到过东海,他所写的诗词有9次提到东海,4次提到水晶。如在《念奴娇》中写道“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明代,大文学家、淮海浪士吴承恩来东海花果山构思创作《西游记》,第一次塑造出一个美丽虚幻的“东海水晶宫”,虽是异想天开,但也绝非凭空臆造,显然是东海神奇的水晶酿就了这一后来风靡天下的浪漫和传奇。
…更多「历史溯源」介绍请查阅全文…
生产情况
2013年,东海县年产水晶饰品、水晶工艺品2500多万件,交易额突破70亿元,相关从业人员近20万人。
2016年,东海水晶从业人员近25万人,拥有各类水晶加工企业3000多家,形成了年产3000万件水晶首饰、500万件水晶工艺品的生产规模,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
2018年,东海县水晶从业人员近30万人,拥有各类水晶加工企业3000多家,形成了年产3000万件水晶首饰、500万件水晶工艺品的生产规模,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
产品荣誉
东海县先后获得“中国政务商务礼品基地”、“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
东海水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江苏符号”,获评长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旅游地理标志称号。
2003年,东海县获评“中国水晶之都”。
2007年10月1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东海水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更多「产品荣誉」介绍请查阅全文…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东海水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江苏省东海县人民政府《关于明确东海水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东政发[2006]9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江苏省东海县现辖行政区域。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感官特征
一般为晶体状构造,可雕性和抛光性好。全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光泽,常见颜色有无色、茶色、紫色、绿色、黄色等。
…更多「地理标志」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