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院公众号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江西
公众号ID:lgfaxueyuan
公众号分类:新闻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江西理工大学,属于新闻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推送学院相关信息、新闻等。

开发/运营主体:江西理工大学

关于主体:江西理工大学是中国江西省赣州市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院百科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院是江西理工大学下辖的二级学院,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前身为1988年成立的江西冶金学院社科系,2001年组建文法学院,2020年更名为法学院。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在校本硕学生1500余人。学院凝练“红˙绿˙蓝”学科方向,建有中央苏区法制建设展览馆,与实务部门共建30余家实践基地,年均获省级以上奖项100余项。三十余年来,培养3000余名毕业生,致力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

历史沿革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院前身为江西冶金学院社科系,1988年开办经济法专业。2001年4月,整合相关专业组建文法学院,2020年正式更名。2006年获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点,2011年成为校级重点学科,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2014年),下设“红色法治”“生态法学”“智慧法学”特色方向。建有中央苏区法制建设展览馆、红色法治教育工作室,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各一个。

师资队伍

截至2023年10月,学院有专职教师35人,高级职称占比63%,博士占比43%。拥有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各一个,中央苏区法制研究会和江西省环境法研究会挂靠在法学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项目1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

人才培养

学院推行“学悟行信”四步学习法,年均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00余项,毕业生升学率超30%。构建“定岗实习”“双师课堂”等实践教学模式,与实务部门共建30余家实践基地。培养目标为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

现任领导

2024年12月,学院党委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委员,陈龙泉任党委书记,项波、欧阳鹏任副书记。行政领导班子由院长项波、副院长张奇、孟春阳组成。

公众号主体介绍江西理工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院是由江西理工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江西理工大学(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江西理工、江理(jxust)。校本部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是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学校曾两次面临停学危机,1970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继续办学。1980年,学院获批为研究生招生单位。1988年,学院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由一个校区拓展为四个校区,办学地点由赣州延伸至南昌。2011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获批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江西理工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同年,成为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5月,学校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三江、红旗、黄金、南昌校区;占地面积共计2600余亩;有24个教学学院,有71个本科专业;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硕士学位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教职工20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7万余人,在校研究生5400余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江西冶金学院

1958年初,为了适应中国国民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冶金工业部和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建立新型社会主义工科大学——江西冶金学院,江西冶金学院由同年创建的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中南钨矿局干部学校并校而成,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升为江西冶金学院。9月18日,学院领导率领900余名学生、教职工前往铁山垅钨矿参加大炼钢铁;留校500余名学生、教职工参加建校劳动,直至10月25日,参加大炼钢铁的学生、教职工全部返院,首届本科学生及专科、中专学生正式开始上课。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24个教学学院,共开设71个本科专业;1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本科专业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
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
江西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停招)、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停招)、工业工程(停招)、智能制造工程
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
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停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网络工程(停招)、信息安全、人工智能
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停招)、会计学、工程造价、金融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学
江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英语、日语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金融数学(停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江西理工大学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行政管理、应急管理
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停招)、风景园林(停招)、软件工程、工程管理、虚拟现实技术
江西理工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停招)
江西理工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停招)、能源与动力工程、机器人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江西理工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鹰潭)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软件工程(铜智能制造方向)
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学院冶金工程、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金属材料工程、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
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基础课教学学部/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1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2月,江西理工大学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个交叉二级学科点,1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冶金工程入选江西省争创国家“双一流”建设突击队学科,并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科领域优先发展清单”,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学科水平评估居中国22%-32%,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类别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一级学科博士点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安全科学与工程、地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电气工程、电子科技与技术、法学、应用经济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学
专业学位硕士点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机械、电子信息、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翻译、法律、汉语国际教育、公共管理
交叉二级学科点纳米工程与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生态设计与技术、法行政学、矿业贸易与投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江西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江西省“十三五”一流学科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江西省“十四五”一流建设学科冶金工程(高峰优势学科)、矿业工程(高峰特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潜力发展学科)
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江西省争创国家“双一流”建设突击队学科冶金工程
教育部“高校学科领域优先发展清单”冶金工程
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
esi全球排名前5‰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
esi排名全球前1%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
截至2024年1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2月,江西理工大学具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770余人,博士生导师180余人,硕士生导师900余人,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入选者、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入选者、国家“863”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双千计划”入选者、“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俊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等国家和省级人才共300余人次。学校还聘请了左铁镛、邱定蕃、孙传尧、张文海、赖远明、余艾冰、王运敏、杨春和等院士和130余名中国国内外专家、学者为学校的特聘或客座教授,并聘有30多名外籍教师在校常年任教。
类别姓名
双聘院士左铁镛、邱定蕃、孙传尧、张文海、赖远明、余艾冰、王运敏、杨春和
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钟盛文
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罗仙平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赖朝彬、罗仙平、廖春发、赵奎、王海宁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罗仙平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满苗、姚践谦、张长庚、姚若浩、王永如、陈道清、李中林、吴炳乾、胡仲康、陈旺星、邱聿成、胡定远、池汝安、彭会清、黄万抚、柳瑞清、刘政、邱廷省、羊建高、万林生、周源、刘小生、王海宁、饶运章、赖朝彬、廖春发、罗仙平、徐志峰、赵奎、余长林、张小红
全国优秀教师温和瑞、刘小生、黄万抚、廖春发、张小红、郭年琴、姚若浩
全国模范教师王祖麟
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王祖麟、叶雪均、赵奎、陈力、罗仙平、张迎晖、廖春发、范丽君、吴一丁、潘小青、徐广红、刘宏、饶运章、李淑芝、胡春安、鄢化彪、余长林、邓晓宇、陈飞、熊小峰
中科院“百人计划”a类人选任嗣利、韩修训
“十二五”国家863计划重大主题项目首席专家杨斌
"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万林生、何发钰
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温和瑞、刘小生、郭年琴、饶运章、罗仙平、赖朝彬、廖春发、杨斌、赵奎、刘飞飞
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黄万抚
江西省模范教师赵奎、张小红、鄢化彪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黄万抚、刘小生、彭会清、邱廷省、罗仙平、羊建高、徐志峰、唐云志、赵奎
“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万林生、邱廷省、黄万抚、王海宁、温和瑞、刘小生、赖朝彬、叶仁荪、杨斌、罗仙平、赵奎、廖春发、罗嗣海、钟盛文
“赣鄱英才555工程”高端柔性特聘计划张立峰、柴立元、池汝安、乔红、于荣海、张发饶、吴胜利、赖远明、赖忠平、袁章福、李劼、赵中伟、朱鸿民、吴爱祥、宁建国、夏元清、李小俚、杨义先、熊仁根、郭国庆
“赣鄱英才555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徐志峰
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熊正明、叶仁荪、罗嗣海、温和瑞、杨斌、邱廷省、伍自强、罗仙平、黄万抚、匡敬忠、熊道陵、陈颢、陈一胜、王海宁、董冰岩、赵奎、饶运章、曾青云、赖朝彬、汪金良、徐志峰、张大超、刘小生刘祚时、刘飞飞、郭年琴、蔡改贫、刘细平、李淑芝、李康顺、刘发升、张小红、钟盛文、李沛鸿、许伦辉、余长林、谢英亮、吴一丁、彭频、吴克晴、刘维清、兰小机、凌征华、毛克贞、赵运才、龚姚腾、邱晓红、刘政、柳瑞清、唐敏康、廖春发、钟建华、周源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叶仁荪、温和瑞、杨斌、刘小生、彭会清、许伦辉、刘政、邱廷省、饶运章、黄万抚、赵奎、吕新民、陈金清、张小红、蔡改贫、王海宁、古莹奎、李康顺、刘祖文、罗仙平、罗嗣海、徐志峰、熊道陵、廖春发、陈颢、兰小机、刘维清、陈景林、田君、吴彩斌、钟盛文、赖朝彬、吴一丁、余长林、唐云志、匡敬忠、汪金良、罗会兰、王晓军、叶信宇、吴子平、徐忠麟、王瑞详
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刘立刚、王世进、程喜中、黄生成、王小元、邓显超、曾伟明、蔡进宝、邓晓宇、陈二春、张建平、梁、洁、潘小青、唐云志、陈景林、吴伟明、杨建永、占丰林、严群、古莹奎、朱大昌、杨国亮、邝先验、赵永红、陈明、钟常明、刘祖文、陈祖云、支学艺、兰红、罗会兰、胡春安、何桂春、吴开兴、佟志芳、邓庚凤、陈金清、廖金生、张迎晖、陈连平、蔡、薇、冯秀娟、廖列法、刘胜群、许菱、郑明贵、谢林海、黄顺春、谢忠镖、刘建兵、曾春水、廖作鸿、胡健、黄学雨、张耀平、江文武、黎业生、曾芳金、马大喜、林大建、黄鹏鹏、方旺盛、罗家国、范丽君、吴阔华、刘、建生、段勇、刘称生、廖根福、滕清安、王平、杜海燕、梁礼明、周克良、赵鸿金、徐广红、陈金泉、任克强、吴彩斌、吴贤振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谢炳清、郭年琴、谢英亮、廖春发、蔡改贫、李淑芝、张小红、刘小生、罗仙平、潘小青、蔡薇、王祖麟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罗仙平、陈颢、徐志峰、何桂春、匡敬忠、唐云志、陈景林、余长林、汪金良、刘维清、古莹奎、刘细平、罗会兰、吴子平
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区域特色有色金属高效利用及资源循环教师团队铜资源高效开发及高值化利用教师团队
资料来源:注:以上名单不全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2月,江西理工大学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稀有稀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培育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江西省研究生工作站。
国家级科研平台
平台类型平台名称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
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先进铜产业学院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1月
教育部科研平台
平台类型平台名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稀有稀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1月
其他代表性科研平台
平台类型平台名称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子型稀土资源绿色开发与高值利用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稀土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动力电池及材料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环境岩土与工程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稀土磁性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稀土荧光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机器视觉及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闪速绿色开发与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磁悬浮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颗粒系统仿真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高等学校智能计算与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高等学校智能计算与网络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离子型稀土高效开发与应用江西省高水平实验室
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铜资源开发利用及精深加工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有色金属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省矿冶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高功率动力锂电池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省钨与锂特色资源及新材料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省微电网关键装备工程技术中心
江西省高校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江西省稀土功能材料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
江西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工程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
江西省级创新中心江西省稀土功能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
江西省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江西省新材料产业产教融合战略联盟
省部级科研平台监狱系统物联网研究所
江西省物联网安全实验室
中国稀金谷特色产业大数据中心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赣南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院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江西省重点智库平台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理工大学矿业发展研究中心
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江西省赣粤闽湘边界区域经济合作软科学研究基地
省地校三方共建研究平台江西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
江西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省海智计划工作站江西理工大学海智计划工作站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1月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2月,江西理工大学在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科研总经费超11亿元;2008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50余项。
科研奖项
获奖名称项目名称获奖时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铵盐体系白钨绿色冶炼关键技术和装备集成创新及产业化》2016年
《复杂稀贵金属物料多元素梯级回收关键技术》2015年
《弱磁性矿石高效强磁选关键技术及装备》2014年
《高品质船板高效化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创新》2011年
《铜、镍闪速炉计算机在线控制》2010年
《白(黑)钨矿洁净高效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成套技术及产业化》2008年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毛克贞团队《稀土产业管制研究》2020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部分)数字驱动离子型稀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集成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复杂低品位含钨钼原料综合利用碳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基于源头阻断的复杂闪锌矿富氧浸出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复杂铜金属矿露天-地下协同高效联采关键技术与实践2022年
离子型稀土资源原地浸矿注收液优化及滑坡控制成套技术含磁黄铁矿难选硫化铜矿高效分选综合技术及装备2020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部分)降雨诱发矿山滑坡的精准预测与加固控制技术及应用大型矽卡岩铁锡矿多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高强韧超细晶硬质合金及其涂层刀具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有色冶金烟气绿色低碳高效脱硫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2022年
离子型稀土矿高效浸出和回收稀土关键技术节能型低噪声非晶合金变压器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纳米/超细wc粉末及其高性能硬面材料制备成套技术和产业化复杂空区群下薄脉组钨矿床安全高效开采及灾害监控关键技术钴二次资源耦合浸出绿色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采空区应力环境重构与脉钨残矿资源回收关键技术及应用2020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部分)等离子束表面冶金强化耐磨钨基硬面涂层材料制备及工程化应用电镀污泥中铬资源提取分离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2020年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1月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江西理工大学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学校徽志是同心双圆形徽标,内圆正中是学校英文名称的简写字母“jxust”组成的“鼎”形标志,底色为金银铜铁四种金属的近似色,标志主体采用深红色,象征着学校座落于素有"中国红土地和红色故乡"之称的赣南大地上,同时也象征着学校弘扬的"井冈山精神,字母"js"组合成小篆人字,象征着学校的人文精神;徽志内双圆之间上方是英文译名,下方是校名。

校区情况

江西理工大学在赣州、南昌两地办学,校区占地面积共计2600余亩,校本部位于江西省赣州市。

三江校区

江西理工大学三江校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州新能源科技城客家大道1958号。校区内规划建设用地1606亩,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有研发大楼、体育附楼、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公寓、室内运动场所、游泳馆等教学及基础设施。校区开设了机电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等工科院系,与科技城产业相配套。

红旗校区

校园环境

红旗校区

江西理工大学红旗校区江西理工大学红旗校区始建于1958年。

黄金校区

江西理工大学黄金校区位于位于赣州章江。

三江校区

江西理工大学三江校区建有标准化的教学楼,有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公寓,还有复合式的室内运动场所、游泳馆。

南昌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杨斌
校长葛世荣
党委副书记徐志峰
党委常委、副校长赖晓军、董冰岩、黄志繁、熊志华
副校长汪航
学术副校长陈斌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刘飞
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 (截至2025年6月)
姓名任期
韩峰1958·12—1984·01
黄庆梅1984·01—1999·11
李满苗1999·11—2007·03
熊正明2007·03—2013·04
叶仁荪2013·07—2015·02
罗嗣海2015·04—2020·04
杨 斌2020·05至今任党委书记
资料来源:
历任校长 (截至2025年6月)
姓名任期职务
李华封1958·12—1963·09省冶金局局长兼江西冶金学院院长
胡麟1963·09—1965·09江西冶金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潘剑飞1965·09—1967·01江西冶金学院院长
1967·01—1970·05江西冶金学院革委会主任
韩峰1970·05—1973·04江西冶金学院革委会主任
胡惠之1973·04—1980·10江西冶金学院革委会主任
吴锡璋1980·10—1985·01江西冶金学院院长
齐鸿恩1985·01—1990·12江西冶金学院、南方冶金学院院长
姚践谦1990·12—1994·08南方冶金学院院长
李满苗1994·08—1995·12南方冶金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1995·12—2004·09南方冶金学院院长、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熊正明2004·09—2007·03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叶仁荪2007·03—2013·07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罗嗣海2013·07—2015·05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杨斌2015·07-2020·05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温和瑞2020·05-2023·11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资料来源:

校友情况

江西理工大学建校六十年多来,已培养输送各类人才近二十万人,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工作,有的已成为全国劳动模范,有的已成为国家大型企业、特大型企业的高层领导或高级技术专家,有的已成为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学者,有的已成为党政领导干部。

江西理工大学知名校友
姓名职务
郭声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原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原书记
徐乐江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正部长级)
林武二十届中央委员、山东省委书记
李德水国家统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
陈癸尊1962年-1984年在江西冶金学院工作,江西冶金学院原副院长,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李介车吉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
黄名鑫江西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主任
叶继革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
熊维平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国铝业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
赖远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常务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寒区工程、土木工程专家
王运敏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中钢集团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首席科学家,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杨春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岩石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游胜意奥盛(九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蓝虹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特聘院长
李梁荣芦溪县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二检察部主任、二级检察官
熊大和全国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获得者、赣州金环磁选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slon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的发明者
蒋毓军深圳学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宜华江西省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黄仁辉江西省省卫健委政法处处长
资料来源:

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荣誉名称
2023年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
江西省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连续四年获奖)
2022年中国稀土学会“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第二届江西省文明校园
2020年“最受考生欢迎高校”称号
2017年中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
2012年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并列第5位
2011年中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

相关事件

2025年4月,江西理工大学一名学生在网上发文称,自己在学校健身房与外籍留学生因健身器械使用问题发生争执,学生出健身房后遭到外籍留学生的辱骂殴打。江西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工作人员回应称,学校肯定会积极处理,处理结果会有相关通知。校办工作人员回应表示,会和警方一起处理,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wxnum.cn 公众号大全